欧美亚洲另类图区网站|人妻AV中出无码内射|色综合国产欧美精品1区|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旧版|一级一区二区在免费线观看|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国产精品1024在线永久免费

訂閱本站Rss
歡迎訪問榆林便民網(wǎng)!www.ttcp170.com 我們的QQ群:135123823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榆林汽車 >> 汽車資訊 >> 內容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

時間:2015-10-12 10:21:25 點擊:

  [摘要]人們經(jīng)常聽見、看見過交通事故,但是,對交通事故處理流程卻知之甚少。那么,交通事故到底是經(jīng)過怎樣一個處理流程呢?一般情況下,交通事故要得到比較好的處理,需要經(jīng)過以下幾個流程。1、向交通管理部門進行報案。除了適用...

人們經(jīng)常聽見、看見過交通事故,但是,對交通事故處理流程卻知之甚少。那么,交通事故到底是經(jīng)過怎樣一個處理流程呢?一般情況下,交通事故要得到比較好的處理,需要經(jīng)過以下幾個流程。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

1、向交通管理部門進行報案。除了適用交通事故簡易程序處理的少數(shù)交通事故案件外,大多數(shù)交通事故案件的處理都依賴于公安交管部門。當一起交通事故發(fā)生以后,當事人應當盡可能及時向事故發(fā)生地的縣級交管部門報案。如果交通事故的當事人都造成重傷或者昏迷的,經(jīng)過的路人也有義務向交通管理部門報案。    

2、交通管理部門趕赴交通事故現(xiàn)場進行處理。一般情況下,適用簡易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案件只需要有一名交警人員到現(xiàn)場處理,而適用交通事故一般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案件,則至少要有兩名交警進行處理。對于重大,特別重大的交通事故案件還需其他部門幫忙,比如醫(yī)療救護部門。交警趕赴現(xiàn)場后,首先要對現(xiàn)場進行處理,盡快恢復正常的交通秩序。同時對于適用一般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案件,還要進行現(xiàn)場勘查。

3、交通管理部門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交通管理部門在充分了解事故情況時,并結合收集到的各種證據(jù),客觀、公正的制作出交通事故認定書,分清事故當事人各方的事故責任。

4、交通管理部門對事故當事人進行行政處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依據(jù)有關規(guī)定,對肇事責任人予以警告、罰款、吊扣、吊銷駕駛證或拘留的處罰。

5、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根據(jù)《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公安交管部門可以在雙方當事人申請的情況下,就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進行為期10天的調解。

6、受害方向人民法院起訴。對于當事人不同意調解,或者在法定的調解期限內未達成調解協(xié)議的,受害方可向法院起訴,以此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是怎樣的

案情舉例

張明開著小轎車與行人王伯碰撞發(fā)生了交通事故。事故后,雙方都感到很迷茫。因為張明是新手,第一次發(fā)生類似的事情,不知道如何處理,而王伯一輩子住在鄉(xiāng)下,剛剛來到城里做點小生意,也是第一次碰到交通事故。他們都想知道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是怎樣的,自己的權利義務應該如何實現(xiàn)。

法律解答

依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處理程序規(guī)定》,張明和王伯之間的交通事故的處理會經(jīng)過如下流程:事故現(xiàn)場勘查——事故認定(事故認定復核)——違法行為處罰——賠償調解——訴訟賠償(調解不成)——保險理賠(機動車方)。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具體解讀如下:

一、現(xiàn)場勘查

1.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即行撤離現(xiàn)場,自行協(xié)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xiàn)場的,必須保護好現(xiàn)場,并迅速報告公安機關。

2.值班民警接到指令后,必須嚴格在承諾制度的時間內快速趕赴現(xiàn)場,并快速處置現(xiàn)場。

3.進行現(xiàn)場勘查包括現(xiàn)場訪問、攝影、制圖、丈量、勘驗等系列工作,F(xiàn)場勘查必須做到依法、及時、全面、準確。

4.現(xiàn)場勘查記錄經(jīng)復核無誤后,應要求當事人或見證人在現(xiàn)場圖上簽名。

5.為檢驗需要,必要時可扣留肇事車輛和當事人的相關證件。

6.與當事人預約事故處理時間。

7.事后展開調查必須依法進行,包括詢(訊)問、痕跡提取檢驗、技術檢測、損害評估和其他必要的鑒定。

二、責任認定

1.在調查階段,必要時可召集當事人進行舉證。

2.在查明事故的基本事實和收集充足的證據(jù)后,嚴格接照規(guī)定時間依法作出責任認定。

3.公布責任時,必須召集各方當事人到場講清事故的基本事實和認定責任的理由與依據(jù)。

4.告知當事人若對認定書不服,3日內向上級交警部門申請復核或應當在民事賠償訴訟當中一并解決。

三、處罰

1.責任認定發(fā)生法律效力后,應把對責任當事人作出的處罰意見呈送領導審批。

2.根據(jù)領導作出的處罰決定填寫處罰裁決書。

3.向責任人宣布處罰裁決。

4.告知當事人申請行政復議的權利和法律時效。

5.辦理處罰的相關手續(xù)。

6.執(zhí)行處罰。

四、賠償調解

1.收集與損害賠償相關的證明、票據(jù)、各種資料。

2.在確認傷者治療終結或確定損害結果后,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詢問各方當事人或代理人是否愿意進行賠償調解。愿意調解的,調解次數(shù)最多為兩次;不愿意調解的,告知當事人可在法定時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3.調解成功后,制作《調解書》,并分別送交當事人。

4.調解未成功的,應當填寫《調解終結書》,送交當事人,并告知當事人可在法定時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作者:雷敬祺)

提示:以上是發(fā)生道路交通意外事故的大致處理流程,關于各部分的詳細情況,我國的新《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進行了細致規(guī)定。 
 

★交通小事故如何快速處理

1交通事故快速處理的基本流程

正所謂馬路如虎口,再謹慎的車主,也免不了與別的車發(fā)生擦碰。當事故發(fā)生后,一些新手由于沒有經(jīng)驗,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故顯得無所適從。其實,對于一些沒有人員傷亡,財產(chǎn)損失小于2000元的事故,是可以根據(jù)《機動車交通事故快速處理辦法》的規(guī)定進行操作,這樣簡化了事故處理流程的同時還避免了事故對交通的影響。本期車主學堂,我們將要學習一下如何快速處理小事故。

● 能進行快速處理的事故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沒有人員傷亡且財產(chǎn)損失不超過2000元。

2.事故當事人對事故責任無爭議。

3.事故車可以開動。

4.事故當事人都有為車輛買保險。

5.事故當事人都愿意到同一地點定損。

● 交通事故快速處理的基本流程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

事故發(fā)生后,我們應該第一時間亮起車輛的危險警告燈并在車后設置危險警告標識。這樣做能夠防止后車追撞,保障車內乘客以及車輛的安全。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

設立好警示標識后,我們就要對事故現(xiàn)場拍照取證。對現(xiàn)場進行拍照主要是為了向保險公司提供事故的證據(jù),在移動車輛前對車輛拍照也可以避免對方車主“賴賬”。了解更多:車險理賠流程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

拍照取證后,我們要確認對方車輛是否無牌無證車輛,判斷對方是否有喝酒。如發(fā)現(xiàn)上述任何一種情況都應該馬上報警,且不能移動車輛;如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則可以把車輛移到不阻礙交通的地方。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

接下來,我們要詳細核對對方證件。要核對的證件包括: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車牌號、保險憑證以及年檢憑證。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

雙方各自打電話到投保的保險公司,告知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損失情況。一般情況下,保險公司受理本次事故后會反饋一個報案號,此報案號在填寫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協(xié)議書時需要用到。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

獲得保險公司的報案號后,就可以填寫事故快速處理協(xié)議書。如果車上沒有協(xié)議書打印件也可用白紙代替。白紙上要注明事故情況、雙方信息、明確事故責任,最后事故當事人在紙上簽字即可。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
 

在事故現(xiàn)場完成快速處理流程后,事故當事人便可以到指定的定損點定損。定損完成后,事故當事人就可以各自歸家了。在車輛維修完成后,車主到保險公司理賠即可。這里要注意的是,單方責任事故需到全責方保險公司定損及索賠;雙方同等責任事故則可到任意方保險公司定損及索賠。

2快速處理協(xié)議書填寫方法

● 事故快速處理協(xié)議書怎么填?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

機動車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協(xié)議書上,我們必須填寫如圖所示的所有內容。

如果決定私了,可以填寫事故快速處理協(xié)議書最下方的“私了協(xié)議”。在協(xié)議上面確認放棄保險索賠自行解決并在相應地方簽字即可。

車上沒有協(xié)議書可用白紙記錄事故情況、雙方信息、明確事故責任,最后在白紙上簽字即可。

● 什么情況下不能把車移走?

發(fā)生事故時,一方出現(xiàn)如下情況不得移動事故車輛:  

1.車輛無號牌的。

2.駕駛人無駕駛證。

3.駕駛人飲酒的。

● 什么情況下要標記車輛位置才能把車移走?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

需要先標記車輛位置,再移走車輛的情況有:

1.撞壞建筑、公共設施及其他設施。

2.沒檢驗合格標志。

3.沒交強險標志。

4.未在本市投保交強險。

5.一方逃逸。

● 不及時撤離車輛造成交通擁堵會被罰款

在撤離現(xiàn)場的過程中,其他車輛應當讓行。對應當自行撤離現(xiàn)場而未撤離阻礙交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將拖移其車輛至不妨礙交通地點。造成交通阻塞的,依法對駕駛人處以200元罰款,并對駕駛人的其他違法行為依法進行處罰。

總結:有了《機動車交通事故快速處理辦法》,在遇到小事故的時候,我們就能快速方便地處理。大家可以下載《機動車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協(xié)議書》,并打印幾份放在車內,以備不時之需。

附: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令

第 104 號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已經(jīng)2008年7月11日公安部部長辦公會議通過,現(xiàn)予發(fā)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安部部長  孟建柱

                       二○○八年八月十七日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管  轄

  第三章 報警和受理

  第四章 自行協(xié)商和簡易程序

  第五章 調  查

   第一節(jié) 一般規(guī)定

   第二節(jié) 現(xiàn)場處置和現(xiàn)場調查

   第三節(jié) 交通肇事逃逸查緝

   第四節(jié) 檢驗、鑒定

  第六章 認定與復核

   第一節(jié)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

   第二節(jié) 復  核

  第七章 處罰執(zhí)行

  第八章 損害賠償調解

  第九章 涉外道路交通事故處理

  第十章 執(zhí)法監(jiān)督

  第十一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guī)范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保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保護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應當遵循公正、公開、便民、效率的原則。

  第三條 交通警察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應當取得相應等級的處理道路交通事故資格。

 

第二章 管  轄

  第四條 道路交通事故由發(fā)生地的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未設立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由設區(qū)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

  第五條 道路交通事故發(fā)生在兩個以上管轄區(qū)域的,由事故起始點所在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

  對管轄權有爭議的,由共同的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管轄。指定管轄前,最先發(fā)現(xiàn)或者最先接到報警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先行救助受傷人員,進行現(xiàn)場前期處理。

  第六條 上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處理下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的道路交通事故,或者指定下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限時將案件移送其他下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

  案件管轄發(fā)生轉移的,處理時限從移送案件之日起計算。

  第七條 軍隊、武警部隊人員、車輛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按照本規(guī)定處理。需要對現(xiàn)役軍人給予行政處罰或者追究刑事責任的,移送軍隊、武警部隊有關部門。

 

第三章 報警和受理

  第八條 道路交通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應當保護現(xiàn)場并立即報警:

 。ㄒ唬┰斐扇藛T死亡、受傷的;

 。ǘ┌l(fā)生財產(chǎn)損失事故,當事人對事實或者成因有爭議的,以及雖然對事實或者成因無爭議,但協(xié)商損害賠償未達成協(xié)議的;

 。ㄈC動車無號牌、無檢驗合格標志、無保險標志的;

  (四)載運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學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傳染病病源體等危險物品車輛的;

  (五)碰撞建筑物、公共設施或者其他設施的;

  (六)駕駛人無有效機動車駕駛證的;

 。ㄆ撸{駛人有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嫌疑的;

 。ò耍┊斒氯瞬荒茏孕幸苿榆囕v的。

  發(fā)生財產(chǎn)損失事故,并具有前款第二項至第五項情形之一,車輛可以移動的,當事人可以在報警后,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對現(xiàn)場拍照或者標劃停車位置,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等候處理。

  第九條 公路上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駕駛人必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立即組織車上人員疏散到路外安全地點,避免發(fā)生次生事故。駕駛人已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受傷無法行動的,車上其他人員應當自行組織疏散。

  第十條 公安機關及其交通管理部門接到道路交通事故報警,應當記錄下列內容:

 。ㄒ唬﹫缶绞健缶瘯r間、報警人姓名、聯(lián)系方式,電話報警的,還應當記錄報警電話;

 。ǘ┌l(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時間、地點;

 。ㄈ┤藛T傷亡情況;

 。ㄋ模┸囕v類型、車輛牌號,是否載有危險物品、危險物品的種類等;

 。ㄎ澹┥嫦咏煌ㄕ厥绿右莸,還應當詢問并記錄肇事車輛的車型、顏色、特征及其逃逸方向、逃逸駕駛人的體貌特征等有關情況。

  報警人不報姓名的,應當記錄在案。報警人不愿意公開姓名的,應當為其保密。

  第十一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道路交通事故報警或者出警指令后,應當按照規(guī)定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xiàn)場。有人員傷亡或者其他緊急情況的,應當及時通知急救、醫(yī)療、消防等有關部門。發(fā)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或者其他有重大影響的道路交通事故,應當立即向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報告,并通過所屬公安機關報告當?shù)厝嗣裾;涉及營運車輛的,通知當?shù)厝嗣裾嘘P行政管理部門;涉及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學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傳染病病源體等危險物品的,應當立即通過所屬公安機關報告當?shù)厝嗣裾,并通報有關部門及時處理;造成道路、供電、通訊等設施損毀的,應當通報有關部門及時處理。

  第十二條 當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報警,事后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本規(guī)定第十條的規(guī)定予以記錄,并在三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經(jīng)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實存在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受理,并告知當事人;經(jīng)核查無法證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實存在,或者不屬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的,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并說明理由。

第四章 自行協(xié)商和簡易程序

  第十三條 機動車與機動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發(fā)生財產(chǎn)損失事故,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自行協(xié)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車輛可以移動的,當事人應當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對現(xiàn)場拍照或者標劃事故車輛現(xiàn)場位置后,立即撤離現(xiàn)場,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再進行協(xié)商。

  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者行人發(fā)生財產(chǎn)損失事故,基本事實及成因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xiàn)場,再協(xié)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

  對應當自行撤離現(xiàn)場而未撤離的,交通警察應當責令當事人撤離現(xiàn)場;造成交通堵塞的,對駕駛人處以200元罰款;駕駛人有其他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依法一并處罰。

  第十四條 具有本規(guī)定第十三條規(guī)定情形,當事人自行協(xié)商達成協(xié)議的,填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xié)議書,并共同簽名。損害賠償協(xié)議書內容包括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天氣、當事人姓名、機動車駕駛證號、聯(lián)系方式、機動車種類和號牌、保險憑證號、事故形態(tài)、碰撞部位、賠償責任等內容。

  第十五條 對僅造成人員輕微傷或者具有本規(guī)定第八條第一款第二項至第八項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財產(chǎn)損失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適用簡易程序處理,但是有交通肇事犯罪嫌疑的除外。

  適用簡易程序的,可以由一名交通警察處理。

  第十六條 交通警察適用簡易程序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時,應當在固定現(xiàn)場證據(jù)后,責令當事人撤離現(xiàn)場,恢復交通。拒不撤離現(xiàn)場的,予以強制撤離;對當事人不能自行移動車輛的,交通警察應當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具有本規(guī)定第八條第一款第六項、第七項情形之一的,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一百零四條規(guī)定處理。

  撤離現(xiàn)場后,交通警察應當根據(jù)現(xiàn)場固定的證據(jù)和當事人、證人敘述等,認定并記錄道路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天氣、當事人姓名、機動車駕駛證號、聯(lián)系方式、機動車種類和號牌、保險憑證號、交通事故形態(tài)、碰撞部位等,并根據(jù)當事人的行為對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由當事人簽名。

  第十七條 當事人共同請求調解的,交通警察應當當場進行調解,并在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上記錄調解結果,由當事人簽名,交付當事人。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調解,交通警察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上載明有關情況后,將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交付當事人:

  (一)當事人對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有異議的;

 。ǘ┊斒氯司芙^在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上簽名的;

  (三)當事人不同意調解的。

 

第五章 調  查

第一節(jié) 一般規(guī)定

  第十九條 除簡易程序外,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道路交通事故進行調查時,交通警察不得少于二人。

  交通警察調查時應當向被調查人員出示《人民警察證》,告知被調查人依法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向當事人發(fā)送聯(lián)系卡。聯(lián)系卡載明交通警察姓名、辦公地址、聯(lián)系方式、監(jiān)督電話等內容。

  第二十條 交通警察調查道路交通事故時,應當客觀、全面、及時、合法地收集證據(jù)。

 

第二節(jié) 現(xiàn)場處置和現(xiàn)場調查

  第二十一條 交通警察到達事故現(xiàn)場后,應當立即進行下列工作:

 。ㄒ唬﹦澏ň鋮^(qū)域,在安全距離位置放置發(fā)光或者反光錐筒和警告標志,確定專人負責現(xiàn)場交通指揮和疏導,維護良好道路通行秩序。因道路交通事故導致交通中斷或者現(xiàn)場處置、勘查需要采取封閉道路等交通管制措施的,還應當在事故現(xiàn)場來車方向提前組織分流,放置繞行提示標志,避免發(fā)生交通堵塞。

 。ǘ┙M織搶救受傷人員;

 。ㄈ┲笓]勘查、救護等車輛停放在便于搶救和勘查的位置,開啟警燈,夜間還應當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和示廓燈;

 。ㄋ模┎檎业缆方煌ㄊ鹿十斒氯撕妥C人,控制肇事嫌疑人。

  第二十二條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的,應當經(jīng)急救、醫(yī)療人員確認,并由醫(yī)療機構出具死亡證明。尸體應當存放在殯葬服務單位或者有停尸條件的醫(yī)療機構。

  第二十三條 交通警察應當對事故現(xiàn)場進行調查,做好下列工作:

  (一)勘查事故現(xiàn)場,查明事故車輛、當事人、道路及其空間關系和事故發(fā)生時的天氣情況;

 。ǘ┕潭ā⑻崛』蛘弑HF(xiàn)場證據(jù)材料;

 。ㄈ┎檎耶斒氯、證人進行詢問,并制作詢問筆錄;

 。ㄋ模┢渌{查工作。

  第二十四條 交通警察勘查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應當按照有關法規(guī)和標準的規(guī)定,拍攝現(xiàn)場照片,繪制現(xiàn)場圖,提取痕跡、物證,制作現(xiàn)場勘查筆錄。發(fā)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應當進行現(xiàn)場攝像。

  現(xiàn)場圖、現(xiàn)場勘查筆錄應當由參加勘查的交通警察、當事人或者見證人簽名。當事人、見證人拒絕簽名或者無法簽名以及無見證人的,應當記錄在案。

  第二十五條 痕跡或者證據(jù)可能因時間、地點、氣象等原因導致滅失的,交通警察應當及時固定、提取或者保全。

  車輛駕駛人有飲酒或者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麻醉藥品嫌疑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guī)定》及時抽血或者提取尿樣,送交有檢驗資格的機構進行檢驗;車輛駕駛人當場死亡的,應當及時抽血檢驗。

  第二十六條 交通警察應當檢查當事人的身份證件、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行駛證、保險標志等;對交通肇事嫌疑人可以依法傳喚。

  第二十七條 交通警察勘查事故現(xiàn)場完畢后,應當清點并登記現(xiàn)場遺留物品,迅速組織清理現(xiàn)場,盡快恢復交通。

  現(xiàn)場遺留物品能夠現(xiàn)場發(fā)還的,應當現(xiàn)場發(fā)還并做記錄;現(xiàn)場無法確定所有人的,應當妥善保管,待所有人確定后,及時發(fā)還。

  第二十八條 因收集證據(jù)的需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留事故車輛及機動車行駛證,并開具行政強制措施憑證?哿舻能囕v及機動車行駛證應當妥善保管。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得扣留事故車輛所載貨物。對所載貨物在核實重量、體積及貨物損失后,通知機動車駕駛人或者貨物所有人自行處理。無法通知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不自行處理的,按照《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二十九條 因收集證據(jù)的需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扣押與事故有關的物品,并開具扣押物品清單一式兩份,一份交給被扣押物品的持有人,一份附卷?垩旱奈锲窇斖咨票9堋

  扣押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jīng)本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或者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三十日;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第三十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jīng)過現(xiàn)場調查認為不屬于道路交通事故的,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并將案件移送有關部門或者告知當事人處理途徑。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當事人有交通肇事犯罪嫌疑的,應當按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立案偵查。發(fā)現(xiàn)當事人有其他違法犯罪嫌疑的,應當及時移送有關部門,移送不影響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第三十一條 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車輛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搶救受傷人員需要保險公司支付搶救費用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書面通知保險公司。

  搶救受傷人員需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費用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書面通知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

 

第三節(jié) 交通肇事逃逸查緝

  第三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jù)管轄區(qū)域和道路情況,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緝預案。

  發(fā)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jù)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交通事故現(xiàn)場痕跡、遺留物等線索,及時啟動查緝預案,布置堵截和查緝。

  第三十三條 案發(fā)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通過發(fā)協(xié)查通報、向社會公告等方式要求協(xié)查、舉報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或者偵破線索。發(fā)出協(xié)查通報或者向社會公告時,應當提供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基本事實、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情況、特征及逃逸方向等有關情況。

  第三十四條 接到協(xié)查通報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立即布置堵截或者排查。發(fā)現(xiàn)交通肇事逃逸車輛或者嫌疑車輛的,應當予以扣留,依法傳喚交通肇事逃逸人或者與協(xié)查通報相符的嫌疑人,并及時將有關情況通知案發(fā)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案發(fā)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前往辦理移交。

  第三十五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查獲交通肇事逃逸車輛后,應當按原范圍發(fā)出撤銷協(xié)查通報。

  第三十六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偵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期間,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受害人及其家屬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詢問案件偵辦情況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告知。

 

第四節(jié) 檢驗、鑒定

  第三十七條 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事故現(xiàn)場調查結束之日起三日內委托具備資格的鑒定機構進行檢驗、鑒定。尸體檢驗應當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內委托。

  對現(xiàn)場調查結束之日起三日后需要檢驗、鑒定的,應當報經(jīng)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準。

  對精神病的鑒定,應當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yī)院進行。

  第三十八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與檢驗、鑒定機構約定檢驗、鑒定完成的期限,約定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十日。超過二十日的,應當報經(jīng)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準,但最長不得超過六十日。

  第三十九條 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的醫(yī)療機構具有執(zhí)業(yè)資格的醫(yī)生為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出具的診斷證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作為認定人身傷害程度的依據(jù)。

  第四十條 檢驗尸體不得在公眾場合進行。檢驗中需要解剖尸體的,應當征得其家屬的同意。

  解剖未知名尸體,應當報經(jīng)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或者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

  第四十一條 檢驗尸體結束后,應當書面通知死者家屬在十日內辦理喪葬事宜。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辦理的應記錄在案,并經(jīng)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由公安機關處理尸體,逾期存放的費用由死者家屬承擔。

  對未知名尸體,由法醫(yī)提取人身識別檢材,并對尸體拍照、采集相關信息后,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填寫未知名尸體信息登記表,并在設區(qū)市級以上報紙刊登認尸啟事。登報后三十日仍無人認領的,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或者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處理尸體。

  第四十二條 檢驗、鑒定機構應當在約定或者規(guī)定的期限內完成檢驗、鑒定,并出具書面檢驗、鑒定報告,由檢驗、鑒定人簽名并加蓋機構印章。檢驗、鑒定報告應當載明以下事項:

 。ㄒ唬┪腥耍

 。ǘ┪惺马;

  (三)提交的相關材料;

 。ㄋ模z驗、鑒定的時間;

 。ㄎ澹┮罁(jù)和結論性意見,通過分析得出結論性意見的,應當有分析過程的說明。

  第四十三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收到檢驗、鑒定報告之日起二日內,將檢驗、鑒定報告復印件送達當事人。

  當事人對檢驗、鑒定結論有異議的,可以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送達之日起三日內申請重新檢驗、鑒定,經(jīng)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后,進行重新檢驗、鑒定。重新檢驗、鑒定應當另行委托檢驗、鑒定機構或者由原檢驗、鑒定機構另行指派鑒定人。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收到重新檢驗、鑒定報告之日起二日內,將重新檢驗、鑒定報告復印件送達當事人。重新檢驗、鑒定以一次為限。

  第四十四條 檢驗、鑒定結論確定之日起五日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通知當事人領取扣留的事故車輛、機動車行駛證以及扣押的物品。

  對駕駛人逃逸的無主車輛或者經(jīng)通知當事人三十日后仍不領取的車輛,經(jīng)公告三個月仍不來接受處理的,對扣留的車輛依法處理。

 

第六章 認定與復核

第一節(jié)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

  第四十五條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應當做到程序合法、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責任劃分公正。

  第四十六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jù)當事人的行為對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ㄒ唬┮蛞环疆斒氯说倪^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ǘ┮騼煞交蛘邇煞揭陨袭斒氯说倪^錯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jù)其行為對事故發(fā)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省級公安機關可以根據(jù)有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具體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確定細則或者標準。

  第四十七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現(xiàn)場調查之日起十日內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獲交通肇事車輛和駕駛人后十日內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檢驗、鑒定結論確定之日起五日內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

  發(fā)生死亡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前,召集各方當事人到場,公開調查取得證據(jù)。證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以及個人隱私的證據(jù)不得公開。當事人不到場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予以記錄。

  第四十八條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ㄒ唬┑缆方煌ㄊ鹿十斒氯、車輛、道路和交通環(huán)境等基本情況;

 。ǘ┑缆方煌ㄊ鹿拾l(fā)生經(jīng)過;

  (三)道路交通事故證據(jù)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

 。ㄋ模┊斒氯藢е碌缆方煌ㄊ鹿实倪^錯及責任或者意外原因;

 。ㄎ澹┳鞒龅缆方煌ㄊ鹿收J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名稱和日期。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由辦案民警簽名或者蓋章,加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專用章,分別送達當事人,并告知當事人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復核、調解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權利、期限。

  第四十九條 逃逸交通事故尚未偵破,受害一方當事人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當事人書面申請后十日內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并送達受害一方當事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受害人情況及調查得到的事實,有證據(jù)證明受害人有過錯的,確定受害人的責任;無證據(jù)證明受害人有過錯的,確定受害人無責任。

  第五十條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無法查清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證明,載明道路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當事人情況及調查得到的事實,分別送達當事人。

 

第二節(jié) 復  核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有異議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送達之日起三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書面復核申請。

  復核申請應當載明復核請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證據(jù)。

  第五十二條 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收到當事人書面復核申請后五日內,應當作出是否受理決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復核申請不予受理,并書面通知當事人。

  (一)任何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經(jīng)法院受理的;

 。ǘ┤嗣駲z察院對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批準逮捕的;

 。ㄈ┻m用簡易程序處理的道路交通事故;

  (四)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時發(fā)生的事故。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受理復核申請的,應當書面通知各方當事人。

  第五十三條 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自受理復核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對下列內容進行審查,并作出復核結論:

 。ㄒ唬┑缆方煌ㄊ鹿适聦嵤欠袂宄C據(jù)是否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是否正確;

  (二)道路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是否公正;

 。ㄈ┑缆方煌ㄊ鹿收{查及認定程序是否合法。

  復核原則上采取書面審查的辦法,但是當事人提出要求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認為有必要時,可以召集各方當事人到場,聽取各方當事人的意見。

  復核審查期間,任何一方當事人就該事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經(jīng)法院受理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終止復核。

  第五十四條 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jīng)審查認為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事實不清、證據(jù)不確實充分、責任劃分不公正、或者調查及認定違反法定程序的,應當作出復核結論,責令原辦案單位重新調查、認定。

  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jīng)審查認為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責任劃分公正、調查程序合法的,應當作出維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的復核結論。

  第五十五條 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復核結論后,應當召集事故各方當事人,當場宣布復核結論。當事人沒有到場的,應當采取其他法定形式將復核結論送達當事人。

  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復核以一次為限。

  第五十六條 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責令重新認定的復核結論后,原辦案單位應當在十日內依照本規(guī)定重新調查,重新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撤銷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

  重新調查需要檢驗、鑒定的,原辦案單位應當在檢驗、鑒定結論確定之日起五日內,重新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撤銷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

  重新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原辦案單位應當送達各方當事人,并書面報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備案。

 

第七章 處罰執(zhí)行

  第五十七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之日起五日內,對當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依法作出處罰。

  第五十八條 對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構成犯罪,依法應當?shù)蹁N駕駛人機動車駕駛證的,應當在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決后,由設區(qū)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同時具有逃逸情形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同時依法作出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

  第五十九條 專業(yè)運輸單位六個月內兩次發(fā)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且單位或者車輛駕駛人對事故承擔全部責任或者主要責任的,專業(yè)運輸單位所在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報經(jīng)設區(qū)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準后,作出責令限期消除安全隱患的決定,禁止未消除安全隱患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并通報道路交通事故發(fā)生地及運輸單位屬地的人民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

 

第八章 損害賠償調解

  第六十條 當事人對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有爭議,各方當事人一致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的,應當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或者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維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的復核結論之日起十日內,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

  第六十一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合法、公正、自愿、及時的原則,并采取公開方式進行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調解時允許旁聽,但是當事人要求不予公開的除外。

  第六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與當事人約定調解的時間、地點,并于調解時間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口頭通知的,應當記入調解記錄。調解參加人因故不能按期參加調解的,應當在預定調解時間一日前通知承辦的交通警察,請求變更調解時間。

  第六十三條 參加損害賠償調解的人員包括:

 。ㄒ唬┑缆方煌ㄊ鹿十斒氯思捌浯砣;

 。ǘ┑缆方煌ㄊ鹿受囕v所有人或者管理人;

 。ㄈ┕矙C關交通管理部門認為有必要參加的其他人員。

  委托代理人應當出具由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托書。授權委托書應當載明委托事項和權限。

  參加調解時當事人一方不得超過三人。

  第六十四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下列規(guī)定日期開始調解,并于十日內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或者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

 。ㄒ唬┰斐扇藛T死亡的,從規(guī)定的辦理喪葬事宜時間結束之日起;

 。ǘ┰斐扇藛T受傷的,從治療終結之日起;

 。ㄈ┮騻職埖,從定殘之日起;

 。ㄋ模┰斐韶敭a(chǎn)損失的,從確定損失之日起。

  第六十五條 交通警察調解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按照下列程序實施:

 。ㄒ唬└嬷缆方煌ㄊ鹿矢鞣疆斒氯说臋嗬、義務;

  (二)聽取當事人各方的請求;

 。ㄈ└鶕(jù)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的事實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確定當事人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

 。ㄋ模┯嬎銚p害賠償?shù)臄?shù)額,確定各方當事人各自承擔的比例,人身損害賠償?shù)臉藴拾凑铡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執(zhí)行,財產(chǎn)損失的修復費用、折價賠償費用按照實際價值或者評估機構的評估結論計算;

 。ㄎ澹┐_定賠償履行方式及期限。

  第六十六條 經(jīng)調解達成協(xié)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當場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由各方當事人簽字,分別送達各方當事人。

  調解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ㄒ唬┱{解依據(jù);

  (二)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的基本事實和損失情況;

  (三)損害賠償?shù)捻椖亢蛿?shù)額;

  (四)各方的損害賠償責任及比例;

 。ㄎ澹┵r償履行方式和期限;

 。┱{解日期。

  經(jīng)調解各方當事人未達成協(xié)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終止調解,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終結書送達各方當事人。

  第六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終止調解,并記錄在案:

 。ㄒ唬┰谡{解期間有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

 。ǘ┮环疆斒氯藷o正當理由不參加調解的;

 。ㄈ┮环疆斒氯苏{解過程中退出調解的。

 

第九章 涉外道路交通事故處理

  第六十八條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除按照本規(guī)定執(zhí)行外,還應當按照辦理涉外案件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執(zhí)行。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外國人發(fā)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應當告知當事人我國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當事人在處理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權利和義務。

  第六十九條 外國人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在未處理完畢前,公安機關可以依法不準其出境。

  第七十條 外國人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并承擔全部責任或者主要責任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告知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權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采取訴前財產(chǎn)保全措施的請求。

  第七十一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處理道路交通事故過程中,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的語言文字。對不通曉我國語言文字的,應當為其提供翻譯;當事人通曉我國語言文字而不需要他人翻譯的,應當出具書面聲明。

  經(jīng)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準,外國籍當事人可以自己聘請翻譯,翻譯費由當事人承擔。

  第七十二條 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的外國人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時,交通警察認為應當給予暫扣或者吊銷機動車駕駛證處罰的,可以扣留其機動車駕駛證。需要檢驗、鑒定車輛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征得其同意,并在檢驗、鑒定后立即發(fā)還;其不同意檢驗、鑒定的,記錄在案,不強行檢驗、鑒定。需要對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的外國人進行調查的,可以約談,談話時僅限于與道路交通事故有關的內容;本人不接受調查的,記錄在案。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jù)收集的證據(jù),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送達當事人,當事人拒絕接收的,送達至其所在機構。

  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的外國人拒絕接受調查或者檢驗、鑒定的,其損害賠償事宜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第七十三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的外國人發(fā)生人員死亡事故的,應當將其身份、證件及事故經(jīng)過、損害后果等基本情況記錄在案,并將有關情況迅速通報省級人民政府外事部門和該外國人所屬國家的駐華使館或者領館。

  第七十四條 外國駐華領事機構、國際組織、國際組織駐華代表機構享有特權與豁免的人員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參照本規(guī)定第七十三條、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辦理,但《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特權與豁免條例》、中國已參加的國際公約以及我國與有關國家或者國際組織締結的協(xié)議有不同規(guī)定的除外。

 

第十章 執(zhí)法監(jiān)督

  第七十五條 公安機關警務督察部門可以依法對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處理交通事故工作進行現(xiàn)場督察,查處違法違紀行為。

  上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下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進行監(jiān)督,發(fā)現(xiàn)錯誤應當及時糾正。

  第七十六條 交通警察違反本規(guī)定,故意或者過失造成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違反法定程序或者其他執(zhí)法錯誤的,應當依照有關規(guī)定,根據(jù)其違法事實、情節(jié)、后果和責任程度,追究執(zhí)法過錯責任人員行政責任、經(jīng)濟責任和刑事責任;造成嚴重后果、惡劣影響的,還應當追究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領導責任。

  第七十七條 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檢驗、鑒定人員需要回避的,由本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或者檢驗、鑒定人員所屬的公安機關決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需要回避的,由公安機關負責人或者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人決定。

  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二日內作出決定,并通知申請人。

  第七十八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審理、審查道路交通事故案件,需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供有關證據(jù)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調卷公函之日起三日內,或者按照其時限要求,將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調查材料正本移送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

  第七十九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查獲交通肇事逃逸車輛及人員提供有效線索或者協(xié)助的人員、單位,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接到協(xié)查通報不配合協(xié)查并造成嚴重后果的,由公安機關或者上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追究有關人員和單位主管領導的責任。

  第八十條 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或者個人隱私,以及應當事人、證人要求保密的內容外,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后,可以查閱、復制、摘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道路交通事故的證據(jù)材料。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當事人復制的證據(jù)材料應當加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事故處理專用章。

 

第十一章 附  則

  第八十一條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資格等級管理規(guī)定由公安部另行制定,資格證書式樣全國統(tǒng)一。

  第八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鄰省、市(地)、縣交界的國、省、縣道上,以及轄區(qū)內交通流量集中的路段,設置標有管轄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名稱及道路交通事故報警電話號碼的提示牌。

  第八十三條 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時發(fā)生的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案的,參照本規(guī)定處理。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有關部門。

  第八十四條 執(zhí)行本規(guī)定所需要的法律文書式樣,由公安部制定。公安部沒有制定式樣,執(zhí)法工作中需要的其他法律文書,省級公安機關可以制定式樣。

  當事人自行協(xié)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的,可以自行制作協(xié)議書,但應當符合本規(guī)定第十四條關于協(xié)議書內容的規(guī)定。

  第八十五條 本規(guī)定中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追究,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的行為。

 。ǘ“檢驗、鑒定結論確定”,是指檢驗、鑒定報告復印件送達當事人之日起三日內,當事人未申請重新檢驗、鑒定的,以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準重新檢驗、鑒定,檢驗、鑒定機構出具檢驗、鑒定意見的。

 。ㄈ┍疽(guī)定所稱的“一日”、“二日”、“三日”、“五日”、“十日”、“二十日”,是指工作日,不包括節(jié)假日。

 。ㄋ模┍疽(guī)定所稱的“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數(shù)在內。

 。ㄎ澹“縣級(以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相當于同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設區(qū)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是指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相當于同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設區(qū)市公安機關”,是指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相當于同級的公安機關。

 。“死亡事故”,是指造成人員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

 。ㄆ撸“財產(chǎn)損失事故”,是指僅造成財產(chǎn)損失的道路交通事故。

  第八十六條 本規(guī)定沒有規(guī)定的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辦理程序,依照《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八十七條 本規(guī)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2004年4月30日發(fā)布的《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公安部令第70號)同時廢止。本規(guī)定施行后,與本規(guī)定不一致的,以本規(guī)定為準。

作者:榆林便民網(wǎng) 來源:榆林便民網(wǎng)
相關評論
發(fā)表我的評論
  • 大名:
  • 內容: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wǎng)絡,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本站對其中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
  •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聲明 廣告服務 Sitemap
  • 榆林便民網(wǎng) 版權所有 © 2025 www.ttcp17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陜ICP備14004202號-12